(原標題)對“過量的愛”要懂得“喊?!?/p>
“沒想到短短幾個小時,臣才骨髓移植治療缺的30萬元就湊齊了?!?6日,浙江大學一位寒門學子骨髓移植所需的手術費用,依靠微信朋友圈等新媒體平臺傳播,以“光速”募集成功。(11月27日《現(xiàn)代金報》)
短短3個多小時,就募集到善款38萬余元,堪稱是“愛心加速度”了。有了這筆捐款,浙大學子韓臣才又重新看到了戰(zhàn)勝病魔,重獲健康的希望。但是這件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關于愛心、溫暖與慈善的故事,背后還關涉到社會誠信,關涉到我們對待社會愛心捐款平和與理性的態(tài)度。
根據(jù)韓臣才的病情,扣除醫(yī)療保險之外,他大概還需要30余萬元的后續(xù)手術和治療費用,而募捐活動發(fā)起以后,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籌集了將近60萬元的善款,而且后續(xù)捐款還在源源不斷的到來。這時候,韓臣才和他的家人、同學經(jīng)過商量之后做出了一個多少有些讓人意外的決定,那就是及時對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喊?!?,其同學除了要求大家?guī)椭D發(fā)“請暫時停止捐款”的消息之外,還試圖聯(lián)系支付寶客服,希望暫時關閉募捐賬戶的收款功能。
當被問到為什么要這么做的時候,韓臣才和他的家人,同學都表示,“要對得起好心人的信任”。不要小看了這句簡單的回答,其背后其實大有深意。其實對于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時代和社會而言,信任比愛心更加稀缺,正是因為取得了網(wǎng)友、公眾的信任,所以韓臣才患病需要捐助的消息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大家的積極回應。反過來說,很多人也許遭遇了和韓臣才一樣的困境,但因為外界對其說法缺乏必要的信任,生怕上當,所以多是圍觀,而少有行動。
根據(jù)我們以往的經(jīng)驗,當一些人通過公開求助獲得社會募捐之后,隨著捐款數(shù)量的急劇增加,其心態(tài)上往往會發(fā)生微妙的變化,比如明明捐款已經(jīng)滿足了治病的需要,卻懷著多多益善的心理繼續(xù)接受外界捐款;比如想把治病剩余的捐款挪作他用,作為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支;比如一些人面對慈善組織希望其把剩余捐款轉給其他有需要的人使用時,也表示了拒絕。
這種種情況的存在,不但傷害了愛心人士的一片愛心和社會慈善事業(yè),而且也是不誠信的證明。因為大家當初之所以捐款給你,目的就是治病,而不是用作其他方面的開支,以治病的名義募捐,當捐款足夠治病,就應該及時喊停。而對于多出來的捐款,即便無法退回捐助人,也應該像韓臣才一樣,轉贈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讓愛流動起來。
對“過量的愛”要懂得及時“喊?!?,這既是對誘惑的一種拒絕,更是對愛心與慈善事業(yè)的一種呵護。只有這樣,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人愿意站出來,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我們經(jīng)不起誘惑,把捐助當做“致富”的手段,則必然會對愛心與慈善事業(yè)帶來傷害。(苑廣闊)